
民生是大事,枝葉總關情。2022年初,區委、區政府提出各村(社區)每年至少要為群眾辦一件貼近生活實事的要求。一年來,新一屆村(社區)班子扛責任、勇擔當、敢作為,深度踐行“服務是?!崩砟?,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,用實實在在的民生實事,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。全年共為群眾辦實事、解難題413件,小區里點亮的一盞盞路燈,照亮了居民的心田;修繕后的暖氣管網,暖進了百姓的心間;旱廁改造,讓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方便。一件件民生“小實事”成了群眾口中津津樂道的“大好事” 。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進一步提高,基層治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,東圣社區治理經驗受到央視新聞聯播關注。
為集中展示我區各村(社區)在2022年基層治理工作中,用心用情用力辦實事做好事的具體舉措、工作成效和精神風貌,著力營造黨員干部擔責任、解難題、走在前、作表率的濃厚氛圍,1月19日起,城區融媒體中心開設多平臺專欄《服務是海 造福人民——一村一實事全年413件》,聚焦報道各村(社區)2022年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情況,深度挖掘每個民生實事背后的初心使命、精彩故事,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心牽百姓的公仆意識,肩扛冷暖的為民情懷,推動全區上下為建設美好家園不懈努力!
自來水通了
民心也通了
為什么普普通通的自來水一直是西峪村的揪心事。以前西峪村因為歷史遺留問題,吃水難,村民吃水全靠一個大水池,因為水量有限,家家戶戶都是兩天放一次水,每次放水村民都會把能裝水的容器全裝滿,用的時候再舀出來,極不方便。
民有所呼,我有所應。新一屆兩委班子一上任就一直在想著解決水的問題。2022年借助政府污水管網改造的機會,西峪村積極籌備水網改造工作,耗資210萬元的水網改造工程于10月底完工,24小時不間斷供水,全村2700余人的吃水問題解決了。
與此同時,村“兩委”還積極恢復被暴雨沖毀的100余畝耕地,解決村民耕種問題;改造衛生廁所,改善農村環境衛生;規范完善村級財務,建立長效機制,做到陽光政務……
一走進司匠村的王師傅家,他就高興的拉著我們看他家的暖氣片,用手摸了一下有些燙,又領著我們看掛在墻上的溫度計,20度。王師傅說,以前村里只有一小部分村民有暖氣,冬天家里只有十六七度,白天在家里不敢脫外套。沒暖氣的村民家里有燒煤的,有用電暖的,不僅不暖和,又臟又累費用還高。集中供暖一直都是村民最大的心愿。
司匠村“兩委”借助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,積極與熱力公司溝通對接,趕在供熱季來臨時,安裝了熱交換站,完成了全村的供熱改造,讓564戶居民享受到“溫暖福利”。村民的夢圓了。

此外,還有維修村民飲用水凈化設備,保障村民飲用水衛生安全;開展衛生環境大整治,改善村莊環境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;成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,建設蔬菜大棚,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……
的一個縮影
2022年南村鎮33個村(社區)共完成民生實事112件,涉及水網改造、文化廣場建設、道路平整、環境整治、旱廁改造、河道治理、陣地建設、民生福利等多個方面,一樁樁民生實事回應了群眾的所急所盼,也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續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